人民网>>人民日报>>第八版 国内政治专页
2004年02月06日


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要善于识才 大胆引才 精心育才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研究院研究员 吴文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关键是要善于识才、大胆引才、精心育才。

    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认识和发现人才很重要。一个科研人员,如果已经做出了高水平的工作,很容易判断他是有作为的高层次人才。但对于还没有做出高水平工作的,要判断他是否有发展潜力、能否有所作为,就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考察人才,比如,考察思想是否活跃,是否有善于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创新能力等。通过识人的慧眼,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这对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至关重要。
    引进现成的人才为我所用,是我国加速发展的重要方针,值得坚持。前些年,我国采取送青年人出国留学,利用国外良好的教育和科研条件帮助培养人才,实践证明非常可行。现在大批青年人在国外成长起来了,应着力引进。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传统。在过去国家困难时期,就有许多有志青年无条件回来报效祖国。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吸引人才定会有更好的前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才留在国外。其实他们在国外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要长期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继续加强出国留学工作。
    从科研人员整体发展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应主要靠我国自己培养,所以要精心育才。这是百年大计,要坚持,不能动摇。培养应从研究生抓起,努力培养青年人才的创新性思维,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一些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要让他们思想活跃,敢想敢干,善于发现新问题。要给他们压重担,放手让他们施展拳脚。同时,要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特别是通过积极引导,让青年人才充分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他们为祖国做贡献的愿望。当然,科学家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对青年人才的成长不要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硬”环境和“软”环境。
    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加大投入是关键。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继续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是有条件的,要舍得花钱把事情办好。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06日 第八版)


字号 】 【关闭窗口
打印版 察看感言 Email推荐

热门评论文章

请 注 意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关键词: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mailto:info@peopledaily.com.cn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