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体育  |  调频  |  书院  |  汽车  |  军事  |  民族  |  台湾


天气预报

节目时间表

中国广播网 > 首页 > 特别推荐

高级搜索
推荐给朋友Email:



“吴文俊,他是谁?”
中广网 2003-01-18 18:47:04

    1月9日6点49分,17次特快列车缓缓驶进哈尔滨火车站。黑龙江大学的校领导们蜂拥而上,从软卧车厢迎接下一个老者。  

    寒风中,有人用惊诧的目光寻找自己的记忆:他矮矮的个子,清瞿的脸頰,白色镜框后边,这对炯炯有神的大眼似乎可以看穿这整个世界,“吴...吴文俊!”那人脱口而出,自觉有些不恭,慌忙解释道:“我在电视上看到江泽民主席亲自给你和袁隆平颁发奖金。”

  哈尔滨的清晨好冷啊,零下20几度,吴文俊一头银发在寒风中抖动,寒风没有改变吴老先生84年人生养成的风度,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同黑龙江大学接他的领导们肩并肩步出车站口,给冬日里冰城的早晨平添了一丝别样的感觉。

  “怎么让老先生徙步走出车站呢?难道你们不知道他是谁?”那多事的旅客居然喊了起来,黑龙江大学的几位领导不由地回头望了一眼,吴文俊却头也没回照直朝前走,平和的语调、朗朗的笑声,寒风之中让人倍感老吴老先生的随和与谦恭。

  “吴文俊真的来了!”黑龙江大学沸腾了,黑大学子们像做梦一样的感觉,中国当代最高层次的科学家来到黑大,从校长到学生的那种喜悦是无法言表的,就说这眼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理工学院、华东师大、大连理工学院、吉林大学等一大批数学家和博士生也紧随其后,哈工大、哈船院、哈理工等本埠大学的一批学者专家和他们的弟子也赶来黒大,这使黑大大有棚壁生辉的感觉,于是黑大无比骄傲、无尚自豪,就有难以言表的幸福感。而这些中国当代学术界,特别是数学界的精英们,与其说他们是来听吴老先生演讲的,还不如说是来朝圣的。吴文俊老先生的个人张贴画也布满了整个黑大和哈市的各个大学校园,特别是两张2米多大的巨幅张贴画贴在黑大的阳光讲坛两侧,供各地学子们仰视,黑龙江大学呈现从未有过的欢腾气氛。黑大的一位学者,望着老先生那张慈祥的笑脸,不禁喃喃自语:“这是黑大前无古人后无来人的大事呀!”面对学术界对他如此狂热的举动,吴老先生平静的心里没有丝毫的波澜。

  校园和校外判若两个世界。北京来的一些学者专家不禁发出由衷地感慨:“你们黑大是不是不懂吴老先生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呀?就是他在北京做学术报告也是有相当多的记者采访的。”可是吴老先生来了,你们黑龙江就跟没事似的,你们平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会是叶公好龙吧?黑龙江大学的同事无言以对,因为有关吴文俊来黑大做报告的事,他们的报告早已经呈报上去了,可是公文正在运行,吴老已经来了。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当年杨掁宁和周润发同坐一架飞机来哈尔滨,引发的那场发人深思的闹剧。那次数以百计的影謎在机场将周润发团团围住,以至汽车无法开动,而迎接杨掁宁一行的人却因人数少形成反差,于是媒体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而一家媒体的播音员将扬掁宁读成扬掁宇,则恰好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的社会对明星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科学家的关心。可谁会想到事隔10年,我们的记者还是冷落了我国当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副校长陈震回到家中,说起吴老先生来黑大这桩事,老伴马淑洁作为黑龙江省抓科教的副省长,将此信息传递给省长宋法棠,那边宋法棠省长当即表示:“吴老先生来我们黑龙江省是我们省的光荣,我明天一定去看他老人家。”

  10日上午9时,吴文俊准时地走上黑龙江大学“阳光讲坛”,作《数学机械化》报告,他矮矮的个子,一头银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凝视着台下,这如同1956年站在中国自然科学奖领奖台上领取一等奖;1980年站在中国科学院获取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领奖台上;1990年站在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的领奖台上;1993年站在陈嘉庚数理科学的领奖台上;2000年站在首届国家最高科学奖的领奖台上,这如同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一样,吴文俊这谦恭平和的笑脸上,只能读出一个意思:我是来传授知识的。

  阳光讲坛洒满了阳光,阳光下300人的座席却挤满了600多人,过道和走廊也都挤满了痴心的崇拜者。与此同时,宋法棠省长也赶来,紧随其后是20几位记者。宋法棠和吴老先生亲切地交谈,从家事唠到事业,从数学谈到计算机,省长也像个追星族没完没了地谈,全然忘记了省人大那边正等着他,因为他的缺席人代会的日程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宋法棠请求与吴老先生照张像留作纪念。

  记者们大都不知晓这个吴文俊何许人也,见到省长如此这般敬重,也不免问个明白:“这老头是干啥的?”“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可是问归问,做归做,省长走了,记者也不再见踪影。

  “应该讲计算机的出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脑力劳动,有了它,我们将来可以不要数算天才。”吴文俊的诙谐愽得了台下天之骄子的掌声,他们为这位84岁老人的妙语连珠的词汇,深入浅出的论述,为“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感慨时,也为家乡对待科学家的态度感到有些困惑:单凭吴老先生在中国科学界的辈份、影响和对国家的贡献,不应是这等的礼遇吧?

  吴老先生根本没有介意这些,他照样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他的讲学,至于自己是否应该受到什么级别的礼仪,享受什么样待遇,似乎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依然要求吃他的粗茶淡饭,甚至是腐乳、咸菜,之后踏上了归程的火车。

  吴文俊像一个常人,也像常人要求自己的行程接待,可对于一个渴求科学与知识帮助的地区,给予吴文俊老先生的接待,却留下值得我们不平常的思考。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毕国昌  责编:王君


      相关链接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0077 86090088 传真:68045707
E-mail:cn@cnradio.com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10162号